SoBLawrence

2007/07/31

鐘樓已不見,碼頭也要再見了

去年,當要拆卸鐘樓時,那一刻,內心的確有點不好受。說實話,鐘樓或皇后碼頭的拆卸,的確與我是沒有切身利益,但重點在於認同感。


第二屆政府放棄民意,一意孤行把鐘樓一下子便拆去,我明白,拆去前有經驗過甚麼甚麼諮詢,甚麼甚麼聽證,但,人民(香港應該稱市民)的訴求會不斷改變的,既然,到了最後一刻大多民意認同了「文化保育」的議題,何不多做一點?


我承認,中環填海工程是有必要,但「發展」與「保育」不能共存,那我就絕不認同!例如北京沒有了萬里長城、巴黎沒有了凱旋門,這些國際都會還會有現在的味兒?就在香港旁邊的澳門,就是把舊有的歷史城區好好保育,再加上娛樂事業的發展,結果,澳門走出了一條新路。我是在香港土生土長,也感香港現在只有一式一樣的大商場,商場內也只有一式一樣的商店,蹤使您在太古城購物也好,時代廣場購物也好,其實也只是同一的品牌,那麼還有香港特式嗎?而且,就只有購物為香港的特式?


在1982年,當時為興建中銀大廈決定要拆卸美利樓,但當時殖民政府卻願意花上大量精神,一磚一瓦地保留著美利樓的原件,其後在赤柱海傍重建起來。在25年前已有先例可援,為何現在未能這樣的保存著「鐘樓」?


到了第三屆政府,為了爭取連任的曾特首,已採納皇后碼頭拆卸後將會原件重建的安排,但又有想過,應與皇后碼頭為一體的鐘樓已不見了,現在卻又是為了「民意」又部留了皇后碼頭,這斬件式的保留並非保留。「鐘樓」已拆卸,現在如何的說得天花亂墜,也只是無補於事,所以希望在政府、在市民,也要經一事長一智。


在政府,要明白甚麼是「保留」,以清拆了九龍城寨,就只保留了「九龍寨城」的牌匾以祈望融入公園環境,但結根本就與公園格格不入。正如沒有了「天星鐘樓的皇后碼頭」,根本就不是一個整體,保留下來的碼頭也只會重蹈「九龍寨城」的覆轍。


在市民,真的要多留意政府的所作所為,我承認香港政府是為香港服務,但不同政策局之間總是互不相干、欠缺默契。正如有關保留中區警署建築群及域多利監獄議題上,不說不知,原來是交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負責,但為何「天星鐘樓」及「皇后碼頭」則屬發展局範圍?但,現在真真正正負責歷史文物保護的政策局卻是民政事務局,同一類事,三個政策局,笑話!


其次,香港市民也真正要關心社會起來,因為香港社會是有法律程序,香港市民就是在這「程序」發生時不聞不問,才導致「鐘樓事件」,所以,如是關心社會的人,就請關注各諮詢文件,正如我也是簽名、遞交申請書,以支持保留中區警署建築群,尤以保留域多利監獄「F倉」為首要,因為要政府要明白,保留是要完全保留,不是為了應付「民意」而斬件保留,這是沒有意思。


因為,我實在不想香港的歷史漸漸消失。


有看過政制發展綠皮書嗎?不論您是爭取2017普選行政長官也好,反對取消2012立法會功能組別也好,現在是去關心將來的發展時候。因為「民意」,就是市民爭取的本錢。

2007/07/23

日記壞了,暫寄日誌

SHOWHAPPY.NET又壞了,選用小本維持的網頁的用家,就有這樣風險,但要維護弱勢社群的尊嚴,所以我仍會選用;現只但願我的日記本沒有遺失。

7月20日為IVAN慶祝生日,正確來說是補祝生日,因為他是7月19日的巨蟹座先生。那天晚上,真的很人齊,人大了,約朋友也是一門藝術,但在那天晚上可以如斯的齊人,實在難得。有壽星公外,EMILY、CANDY、FOSTER,更有靚靚大肚婆黃太。

有朋友結婚,已滿是直得高興的事(對我而言),何況更是熟朋友有喜,真的要開始想想買甚麼禮物好了!

BB是男仔,讀者有何意見,請留言……

這天晚上,真的很高興,很開心……

2007/07/21

2007年中期業績報告

到了七月,2007年又過了一半,是時候來一個LAWRENCE中期業績報告。


在2007年,是首次應考SOCI科目考試的一年,的確是額外留神。自知是沒有讀書的小聰明(不限在讀書,任何情況都是沒有小聰明),可只好沿用「死咪難咪」的方式。幸好,社會學與心理學都拿了PASS 3,中規中矩,已很滿足;現在要準備著八月的經濟及政治。







在六月,是要決定學位的方向,可是,接到了DR. CHECK的電郵,心理學學士還是開不成,的確有點失望,也只好轉向SOCI其他領域,經濟我就絕不考慮了,根本就沒有興趣。公共行政?別妄想,豈是材料!政治?社會?思前想後,問問前輩,向中國研究出發,前程會如何?我不知道……

為了為香港回饋點點綿力,也為了擴闊點點自己的眼界,除了到傳統的NGO做義工外,決定向政黨出發,我想暫時來說,這裡仍未算政黨,智囊而已。到了匯賢智庫登記了成為義工,主席為葉劉淑儀,我承認,參與這個團體的原因是「葉劉」的個人魅力,除此以外,還有的是這個智庫的人統統都是專業人士,是學者式的專業人士,至少,他們理智地去研究香港的未來,不是「齋叫口號」。其實有想過到公民黨參與社區活動,但,那兒又的確打正旗號為一個政黨,其次,我的目標也只是擴闊眼界,靜靜地也是較適合我。


還報了一個精神科護士課程,接到通知在7月22日考筆試,只知時間、地點,其餘甚麼都不知道,好自為之。也很矛盾,如果獲護士課程取錄,也就要全職作訓練,換句說話要放棄現有的工作,還是認真考慮;但又感,這是一次給自己機會或轉變的機會,老是讓著要給自己機會,現在就有機會了。


在個人發展上,還有完成了BRITISH COUNCIL GE,也差不多了。

說回工作上,也是如此吧!只是覺得,慶祝回歸是勞民傷財、浪費資源、……;還有,上司成功爭取成為CEO,順理成章「入房座」,辦公室的環境舒適了很多,至少我可以開冷氣「16度」及「HI FAN」。(PS: 冷氣機顯示16度也並非可以制冷到16度,因為它是壞的!)

真的一轉眼又過了半年,這半年可以說很充實,但同時又感到渾渾噩噩。因為,總有些心願未能達成。其實有點抽象,想來一個改變,但要如何的改變?怎樣的改變?我真的不太清楚,亦感是缺乏勇氣去改變。例如,在MSN知道洛明打算往世界另一角落走走時,頓時覺得,縱使這機會降臨在我身上,我也未必有她的勇氣。莫說離港,在很多人視轉工為閒事之際,我也可以如斯的思前想後,或許會想到糊口、供樓、照顧屋企……,不要給自己太多藉口了,還記得「基金會」那次嘛,我想就是欠缺了勇氣就白白錯過了一個機會。

如果當我孤單時我會想起誰?SORRY……,我想起的真的不是您,我只好乾脆結束。